农村垃圾治理中的实干逻辑
2025-04-14 09:52:03? ?来源: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农村垃圾治理中的实干逻辑(评论员球探体育比分:) 一些农村地区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绿富美”的巨变,折射实干为要、奋斗以成的发展密码,见证“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”的价值追求 农村“环境脏乱”,农民“乱扔垃圾”,这样的刻板印象由来已久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 小时候过年糊灯笼,满大街找半天才能捡到个塑料袋作灯罩用。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,产生的农业垃圾、厨余垃圾大多是可降解的。像塑料袋这种“下乡”而来的工业品,农村缺乏相应垃圾处理设施和卫生维护机制。久而久之,玻璃碴子撒路边,垃圾袋飞到树梢上,小河道里遍布污染物,便成了“农村印象”。 认识问题,需要全面看。多一些历史视角、发展视角、比较视角、辩证视角,有助于增强眼力、脑力。赛事过后的体育场、演唱会后的大草坪、节假日时的景区,都易见垃圾乱扔、环境脏乱的场景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环保设施和保洁人力不足以应对短时大客流情况。由此而言,阶段性的问题、治理层面的问题,不能也不应简单随意归因在群体素质或风俗习惯上。 由此回想起多年前的一次经历:笔者和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,来到山东潍坊某村调研新农村建设。当地为解决垃圾处理难题,将村口一处大坑改造成垃圾填埋场。垃圾填埋虽然只是治标的权宜之计,但在当时已经是农村能拿得出手的处理垃圾的方法了。 解决问题,需要务实办、持续干。没有办法就找办法,没有出路就开拓出一条路。有能力解决的立即解决,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。即便一时解决不了,也要发扬攻坚克难、排除万难的精神,咬定问题不放松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今天,即便在远离县城的偏远村子,也能看到垃圾箱、垃圾站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90%以上行政村,农村垃圾山、垃圾围村等现象逐渐成为“过去式”。 不久前,笔者在山东泰安的一个乡镇,见到了一种半地下式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。缺氧池、好氧池、沉淀池、活性炭罐等有序排列,机器嗡嗡声和水花激荡声不时传入耳中,出水口持续有小股清流流入河道里。 臭水沟化作景观河,垃圾场转为林荫带,荒草滩变身小公园,连生产生活污水都有了“好去处”……曾经困扰农村的一个个环保“老大难”问题迎刃而解,在美化环境的同时,也为农村增添了公益性岗位、创造了发展效益。 “逆转”如何发生?“奇迹”背后有着怎样的实干逻辑? 理念是先导,行动最关键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农村是生态宝库。新时代以来,各地不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,系统解决垃圾遍布、污水直排的问题,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农村“生根发芽”,才让农村生态美起来了、环境靓起来了。 城乡的协调发展格外重要。城市工业化走在前,环境治理方面有技术、有人才、有资金、有经验,可以“反哺”农村。农村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,靠的是遍布城乡的环境治理网络。既在经济上互通有无,也在环保上协同配合,城乡携手同行,发展才能风雨无阻。 务实办,最根本靠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一些农村地区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绿富美”的巨变,折射实干为要、奋斗以成的发展密码,见证“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”的价值追求。村庄亮化、道路硬化、厕所改造、旧房翻建等群众急需急盼事项,都逐渐被重视起来、认真办好,于是,乡亲们的日子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 一滴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。大国之治自带艰巨性、复杂性特征,但只要善于辩证看、学会务实办,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,美好的目标都终将实现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